近日,江西省胸科医院(南昌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)重症医学科救治了一名痛风石破溃导致重症破伤风的患者。
患者徐某,两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张口困难,伴四肢肌肉痉挛强直,无法进食,遂至江西省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。据了解,患者既往有痛风病史多年,左下肢静脉炎术后皮肤多处溃烂。入院时,其指脉氧下降至70%,病情危重。
重症医学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曾迎春接诊后,立即组织团队为患者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,并予镇静镇痛、抗感染及破伤风抗毒素等综合治疗。一天后,患者抽搐发作频繁,伴高热,体温达39℃,每次抽搐后大汗淋漓。护士长李婷带领团队加强护理精细化管理,尤其在抽搐频繁阶段,加强气道及容量管理,严防窒息发生。
经科室讨论分析,患者左下肢静脉炎术后皮肤溃烂,左足大拇指痛风石破溃结痂,形成长期“开放性伤口”,导致破伤风杆菌入侵。为从源头上阻断感染,科室邀请外科会诊,制定并实施多次清创方案,通过扩创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每日换药,有效控制局部感染。
经过不到一个月规范、系统的综合治疗,患者病情逐步得到控制,情况持续改善,成功脱离呼吸机,最终康复出院。
为什么痛风会导致感染破伤风?
首先不是痛风导致了破伤风,而是痛风石破溃后形成的“开放性伤口”,增加了感染破伤风的风险。
严重的痛风患者,尿酸盐结晶会聚集形成“痛风石”。当痛风石体积过大、表皮皮肤变薄、血运差时,就很容易自行破溃或被磨破,形成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。伤口是感染的门户,这个破溃的伤口,失去了皮肤这层天然屏障,为环境中的各种细菌(包括破伤风杆菌)提供了入侵人体的通道。痛风石破溃的伤口如果处理不当,被土壤、灰尘污染,且内部有坏死组织,可能形成局部缺氧环境,从而为破伤风杆菌提供生存条件。
如果您或家人患有痛风,特别是已有关节变形或皮下痛风石,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:1. 规范治疗:严格遵守医嘱,服用降尿酸药物(如非布司他、别嘌醇等),将血尿酸水平长期稳定控制在目标值以下(通常<300μmol/L或360μmol/L),这是让痛风石缩小、避免新痛风石形成的关键。
2. 立即就医:一旦痛风石破溃,无论伤口多小,都应立即去看医生。
3. 专业清创:医生会进行专业的伤口清创、消毒,去除坏死组织和尿酸盐结晶,这是促进愈合和预防感染的核心步骤。
4.预防性破伤风注射:就诊时,务必主动告知医生您有开放性伤口,并询问是否需要注射“破伤风抗毒素(TAT)”或“破伤风免疫球蛋白(TIG)” 。医生会根据您的伤口情况和疫苗接种史来决定。千万不要自己觉得伤口小就掉以轻心。
5. 日常伤口护理: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按医嘱定期换药。密切观察伤口情况,如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加剧、流脓、或有发热等全身症状,提示可能已发生感染,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