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 省胸科医院微信服务号

扫一扫关注医院订阅号
医疗快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 >  医院新闻  >  医疗快讯  >  正文

【医技】肺里洗出15瓶“牛奶”!江西省胸科医院为一例罕见呼吸病患者实施全肺灌洗术

更新时间:2025年07月01日 11:10点击次数:

近日,江西省胸科医院

(南昌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)

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三科

为一位危重“白肺”患者

成功实施全肺灌洗术

术后患者呼吸困难显著改善

生活质量大幅提升

患者喻先生,63岁,因“进行性呼吸困难、干咳半年”辗转多家省级医院,经支气管镜肺冷冻活检技术检查后,诊断为“肺泡蛋白沉积症”,且已做过一次肺泡灌洗术,但术后效果欠佳。面对日益加重的缺氧症状,患者须尽快再次实施全肺灌洗术,此类手术对麻醉管理、呼吸支持及多学科协作要求极高,患者再次辗转多家医院,但均被告知无法手术。

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,慕名来到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三科就诊,科主任、主任医师陈乐蓉耐心接待了患者,并详细询问了病情。凭借丰富的经验,陈乐蓉立即为患者安排了胸部高分辨率CT及血清抗GM-CSF抗体检测,进一步精准筛查,患者最终被确诊为“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”

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(PAP)是一种罕见疾病,其特点是骨髓细胞功能障碍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异常积聚和先天性免疫缺陷。该病的发病率为 7-10/100000,不同种族、地域、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都有可能患病,在所有 PAP 综合征患者中占 90%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不但影响生活质量,还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,危及生命

面对患者呼吸极度困难的症状,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三科紧急联合麻醉科、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,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灌洗方案。术中,医生通过双腔气管导管隔离左右肺,在全身麻醉下分次灌入37℃生理盐水(总量达16升),直至引流液由浑浊牛奶状转为清亮,彻底清除肺泡内异常沉积物。术后,患者氧合水平迅速改善,最终闯过麻醉与手术多重险关。患者开心地说:“好久没这么舒坦了!手术前我连走路都喘不过气,现在终于可以畅快呼吸了!”

陈乐蓉介绍,此次手术在传统灌洗基础上优化了三点:一是实时氧合监测:通过动态调整通气策略,避免术中低氧血症;二是阶梯式灌洗量:根据患者肺容量个性化调整灌洗液体量;三是术后快速康复:缩短拔管时间,48小时内便可下床活动。专家提醒,肺泡蛋白沉积症症状通常无特异性,近三分之一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,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。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且治疗无效,需警惕这一罕见病可能,尽早至专科医院就诊排查。

什么是肺泡蛋白沉积症(PAP)?

PAP是一种因肺泡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罕见疾病,可分为自身免疫性、继发性、先天性、遗传性和未分类型五类。这是一种罕见病,全球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三,该病患者肺泡内沉积大量蛋白样物质,最终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,全肺灌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
如何预防肺泡沉积蛋白症(PAP)?

① 职业防护:对于从事建筑、采矿、化工等高风险职业的人群,应严格遵守职业安全规范,佩戴防护口罩或呼吸器,减少吸入有害粉尘和化学物质。

② 环境改善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。

③ 健康监测:定期进行健康检查,尤其是肺部功能检查,早期发现潜在问题。

④ 戒烟:吸烟会损害肺部健康,增加患各种肺部疾病的风险,戒烟有助于保护肺部功能。

⑤ 增强免疫力: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均衡饮食,适量运动,增强身体免疫力,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。

  

关闭